当你在期刊论文的查重中发现自己“中招”了,查重率过高,心里难免会咯噔一下。别慌,这种情况虽然让人头疼,但并不是无解的。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应对这个问题,把论文“洗白”得更符合学术规范。
论文查重率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。比如,你可能引用了太多文献,或者直接复制粘贴了某些内容,甚至可能只是某些专业术语和固定表达被系统误判了。搞清楚原因,才能对症下药。如果是因为引用过多,那就要学会“精炼”和“改写”。引用文献时,不要大段照搬,而是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语言,把核心观点提炼出来。这样既降低了查重率,又展示了你的理解和思考能力。
很多同学觉得改写就是换个词或调整语序,但其实没那么简单。真正的改写是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,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。比如,原文说“研究表明,睡眠不足会影响认知功能”,你可以改成“有研究指出,缺乏睡眠会损害大脑的思考能力”。虽然意思差不多,但表达方式完全不同,查重系统就抓不到你了。
很多人在写论文时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固定句式或套话,比如“综上所述”“由此可见”之类的。这些表达虽然方便,但用多了容易被查重系统识别出来。试着换一些更自然的表达方式,比如“基于以上分析”“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”等等,既显得更专业,又能降低查重率。
如果查重率高的部分是因为专业术语或公式无法避免,那也不要太纠结。查重系统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你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分析和见解,让这部分内容显得更有价值。比如,在引用某个理论时,可以加上自己的评论或应用场景,这样既展示了你的思考,又稀释了重复率。
论文查重率过高也提醒我们,写论文时要从一开始就注意“原创性”。不要为了省事而直接复制粘贴,也不要过度依赖文献。论文的核心是你自己的研究,文献只是辅助工具。多花点时间思考,多动笔写,自然就能减少查重率高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