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拿到论文查重报告,看到里面有橙色标记,心里肯定犯嘀咕,这橙色标记到底啥意思呢?别急,下面就给你讲明白。
一般来讲,查重报告里的橙色标记,表示这部分内容和数据库里其他文献有点像,但又没那么严重。简单说,就是有一定的相似度,不过还没到那种完全抄袭的程度。
打个比方吧,你在写论文的时候,可能参考了别人的一些观点,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它重新说了一遍,但是呢,可能用词、表述方式和原文还是有点接近。比如说,人家原文写 “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,发现了这种物质的特殊性质”,你写成 “经过许多实验探究,察觉到该物质具备特殊属性”。虽然你是想自己重新表达,但和原文还是有些相似的地方,查重系统就可能把这部分标成橙色。
橙色标记说明你在引用或者参考别人东西的时候,处理得不太好。也许你觉得自己已经改了一些,但还没改到位。这时候,你就得注意啦,虽然不像红色标记(一般代表严重抄袭)那么糟糕,但也不能不管不顾。要是橙色标记的内容太多,也会拉高论文的重复率,影响论文的质量。
从老师或者评审人的角度看,看到橙色标记,就知道你在这部分内容上,对别人的成果借鉴得有点明显,虽然可能不是故意抄袭,但还是得调整修改。对于你自己来说,看到橙色标记,就得重新审视这部分内容,想想怎么改得更像自己原创的。
那怎么处理橙色标记的内容呢?你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再仔细看看,重新组织一下语言,换个说法。比如说,把上面那个例子再改改,写成 “借助一系列实验操作,这种物质呈现出了独特的性质,这一发现十分关键”。这样是不是和原来的表述差别就更大了呢?除了换说法,还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分析和理解,让这部分内容更有自己的东西。
还有啊,橙色标记也提醒你,以后引用别人的观点或者内容,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。最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,用自己的话彻底重新阐述,而且要标注清楚出处,这样既能避免橙色标记过多,又能体现学术的规范。
论文查重报告里的橙色标记就是在提醒你,这部分内容的相似度有点高,得好好修改。认真对待橙色标记,把相关内容改好,论文质量才能提高,也更容易通过审核。